微观数据开发应用第四期主题云论坛成功举办

2020年11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数据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功举办微观数据开发应用第四期主题云论坛。本期论坛主旨演讲嘉宾为海南大学经济学院何国平教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论坛。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精明教授主持论坛。

何国平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三权分置’下农户流转耕地行为研究”。该研究基于农户有限理性和幸福最大化目标,利用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微观数据公开样本,从农户决策者特征、农户资源、耕地环境、有关市场环境几个方面分析了“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流转耕地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如何教授指出,农户家中劳动力教育状况与耕地流出呈显著正向关系;而农机数量和参加农业保险与耕地流出呈显著负向关系,但对耕地流入存在显著正向作用;等等。为此,何教授还提出了一些促进耕地流转和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讲座结束之际,何教授受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数据开发中心委托,就数据平台上他所熟悉的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开样本之数据状况、可进行的开发研究议题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就完善微观数据开发应用工作提出了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玉红副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胡振通助理研究员分别对何国平老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李玉红老师表示,报告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视角具有理论高度,文章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同时,她还就全国土地流转总体状况、模型估计结果与理论假设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效果、农户流转行为的地区差异等内容,与何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胡振通老师认为,何教授的研究选题基于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对“十四五”时期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抛荒”等农村社会的现实难题。何教授的研究利用大样本数据进一步检验了一些具有争议的学术争论,充分发挥了样本容量大的优势。同时胡老师还从农地流转关系稳定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方面,就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刘精明教授表示,土地流转问题是中国农民的根本和中国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何教授的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他表示,目前国家统计局的微观数据资源开发系统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我们正在不断努力,积极吸收用户的各种好的改进建议,以更好地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也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微观数据资源开展研究,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扎根中国大地,为党和国家决策做好咨询服务。

在自由交流环节,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论坛讨论,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论坛参与者纷纷表示,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使用大容量样本的微观统计数据开展学术研究有较大的启迪、示范作用,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