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年度经济分析与展望研讨会——10月高频数据分析及2025年预测

2024年11月6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办,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和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协办的清华大学智库系列论坛——“清华大学年度经济分析与展望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姚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张晓波、阿里研究院政研中心主任刘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汤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分别作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姚雯教授首先发布了清华大学就业前瞻性指数对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预测。姚雯教授指出,失业率是宏观调控政策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从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发布时间来看,10月份的数据通常在11月中旬发布,存在较长的时间滞后性。清华大学就业前瞻性指数利用高频数据信息,每月最后一天发布当月就业市场情况,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清华大学就业前瞻性指数由9月的100.7下降至10月的99.6,预示就业市场整体改善,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将下降。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的就业前瞻性指数的第一次下降,预示劳动力市场向好拐点出现。但就业市场改善表现出产业间的不均衡现象。一方面,服务业就业改善明显。根据就业前瞻性指数的细分项,服务业是2024年10月劳动力市场改善的主要领域之一。具体来看,服务业的雇员缺口(即服务业PMI新订单与服务业PMI从业人员之差)从9月的-0.5增加至10月的1.4,意味着服务业目前订单增长高于雇员增长,未来招聘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制造业就业的边际改善不显著。制造业雇员缺口与上月基本持平,制造业招工需求基本稳定。清华大学就业前瞻性指数是国内唯一的全面反映就业市场变化的前瞻性指数,能够有效判断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变化,是监测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重要工具。

姚雯教授在报告第二部分发布了清华大学经济增长模型对2025年潜在产出增速的预测。在不考虑短期宏观政策的情况下,模型根据全要素生产率的赶超趋势预测中国2025年的潜在产出增长速度为4.4%。尽管我国的发展目前面临多重考验,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和市场内生动力逐渐修复的共同作用下,2025年有望实现4.6%-4.8%的增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张晓波分享了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4年三季度报告。他指出小微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对居民生活和健康,就业机会创造,市场需求有重大影响。其次介绍了小微经营者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特征,小微经营者创造的就业岗位,小微经营者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小微经营者的压力与诉求。接着根据小微企业信心指数分析,从市场需求、营业收入、运营成本、雇员规模四方面探查了小微经营者对下个季度的预期。张教授指出本季度数据表明小微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呈现出缓和复苏态势,利润率、营收和现金流均有所改善。然而,市场疲软仍然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阿里研究院政研中心主任刘明对电商企业经营信心走势展开分析,他表示根据调研结果,线上商家经营信心呈现出高开低走、筑底回升”的态势。特别是中小微商家,其信心指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滑后,近期已显示出回升迹象,但整体仍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行业经营信心分析显示,不同行业的信心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非必需品行业相对低迷。刘明主任指出,在商家反映的问题方面,需求不足是关键问题,且需求不足会向供给侧传导。同时,“行业内卷”现象在电商领域尤为严峻,特别是价格竞争,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最后,刘明主任指出,宏观政策的情绪价值大于实际功效,国家经济刺激性政策的覆盖面有待扩大,只有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回暖,才能实现对中小企业的阳光普照。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汤珂教授主要依据在线物价指数(iCPI)高频数据分析,介绍了iCPI的编制原理、方法和特点,重点对iCPI反映的当前经济情况及iCPI在家电以旧换新、政治局会议降息、降准等各项政策实施后的反应进行了分析,对近期物价情况与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从iCPI分析预计未来两个月物价仍处于低位运行,但边际涨跌可能有所好转。当前密集的宽松政策中,补贴政策使价格有所降低,房租价格有所回升,但从长期来看,要走出通缩态势,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货币政策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作“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政策框架”主题演讲。他强调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并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出发,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显性债、隐性债、未纳入隐性债的平台类国企债务和公共部门欠款。同时,他还深入分析了各类债务风险化解的政策措施与现状,并提出未来举债空间与赤字空间的思考。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老师作“破除经济政策思考中的思维定式”主题演讲,他深入分析了在经济政策制定和沟通中存在的多种思维定式,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和建议。他强调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统一、中央政府与地方债务的合理处理、赤字和债务上限的灵活看待以及投资与消费关系的正确理解等方面的重要性。白教授指出,政策制定者应更加关注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度,避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此外,白教授还强调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与资本回报率的重要性。他表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性消费领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需求方向。因此,政府应考虑增加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以减轻居民负担,促进服务性消费的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本次研讨会演讲内容丰富,提供了对中国经济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深刻洞察,对宏观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来自相关部委、中国人民大学,京东集团、华为集团等专家围绕主题演讲展开讨论。与会专家们纷纷肯定了各个主题演讲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会议最后,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陆毅老师作会议总结,表达了对来自相关部委、校内外及企业界专家的感谢。陆老师表示,中心自2016年建立,旨在利用社会数据对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经济分析与展望研讨会将作为中心常态化的品牌活动,增加举办频次,不断完善,融合宏观经济数据与高频大数据,以清华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深入开展主题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清华特色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品牌,服务于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